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产业
苏州市吴江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发布时间:2021-02-18    来源:吴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动文化高地建设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扛起一体化示范区担当,带头做好对接上海的大文章,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扩内需、稳就业、促民生等方面的作用,着力构建具有吴江地域特点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根据苏州市《关于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的意见》(苏委办发〔2021〕2号)、《关于落实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的扶持政策》(苏委办〔2021〕1号)相关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繁荣兴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壮大市场主体,创新生产机制,提升产业能级,鼓励创新创造,促进融合发展,培育新型业态,改善服务环境,完善政策保障,进一步提升全区经济创新力、产业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为建设“文化强区”提供强大的产业条件。

  二、发展目标

  瞄准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新机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打响“江南文化”品牌,聚焦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拓展创意设计、文旅融合、工艺美术、数字文化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金融、体育、商贸、会展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丝绸文化标杆,全力实施大运河文化带和太湖百里风光带建设,加快构筑具有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的“新鱼米之乡”和“新江南空间”,实现文化产业倍增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聚焦数字赋能,发展新型业态

  1.创新驱动,落地数字文化合作项目。聚焦数字文化,鼓励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打造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产业新生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丰富文化表现形式,培育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亮点。加快与先导、头部、标杆企业合作,推进文化旅游、电子出版、影视科技等重点领域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重点建设京东方艺云产业基地、阿里体育苏州中心,落地“互联网+”数字文化项目6个。(责任单位: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工信局、区委宣传部、区文旅集团,各区镇)

  2.创意引领,培育文化产业核心企业。大力发展数字内容设计、广告视觉设计、时尚艺术设计、建筑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推进文化创意设计与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深度融合,重视工业设计对产品附加价值的提升;鼓励支持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核心领域,工艺美术、数字文化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的文化企业发展;鼓励版权转化和产业延伸发展,提升吴江丝绸产业版权示范点建设水平。全力加强与意大利等国家的文化交流,强化与国际知名时尚品牌对接合作,不断提升盛泽“时尚之都”、震泽丝绸名镇建设水平。(责任单位: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区工信局、区委宣传部,各区镇)

  3.集聚发展,创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围绕数字文化、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影视拍摄、网络视听、非遗文创发展以及新基建的场景应用,探索实践文化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创新发展。支持创建国家、省级产业园区,年均新增1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发挥园区在孵化小微文化企业方面的重要载体作用,提供创新创业服务,构建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平台,打造文化创新创业集聚区。重点支持七都-震泽两栖型影视基地、同里影视摄制基地、盛泽纺织创意产业园、黎里纪录片产业园、平望“运浦拾光”众创空间、苏州湾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培育力度。(责任单位: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各区镇)

  (二)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供给质量

  4.持续招引,培育高品质文化项目。构建文化产业高品质、高效益发展格局,通过知名品牌引进,本土品牌培育,引进和培育有创造力、有辨识度、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文化项目。扎实做好东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曲水善湾、京杭大集、桃源江南文化小镇客厅、苏州湾天空之城、震泽水乡再塑和古镇保护等项目建设。加大对动漫游戏精品和优秀动漫企业招引力度,支持文化企业开发原创动漫、游戏产品,对动漫、游戏企业自主开发的动漫游戏产品予以扶持。(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发改委、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区文旅集团,各区镇)

  5.多产融合,加快“文化+”综合体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多产业融合发展,以“中国 江村”为品牌,打造“魅力大运河”和“美丽湖泊群”吴江特色田园乡村组团,鼓励乡村旅游重点村、共享农庄等品牌建设。把实体书店、文艺演出、影院、文化体验互动、体育消费等嵌入各类商业场所,实现由单一载体向集文化演艺、体育赛事、教育培训和旅游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商旅综合体转变,形成以苏州湾文化中心、苏州湾体育中心等为龙头的文商旅综合体集群。(责任单位:区城投集团、区文旅集团、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区教育局,各区镇)

  6.对接上海,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大引进来送出去力度,开展文化旅游体验交流和互动。积极对接青浦、嘉善,创新旅游产品,开发系列定制化旅游产品包,发布示范区景区游览优惠政策。以“水乡客厅”为核心,优化旅游资源环境,规范旅游秩序安全,建设示范区数字文化中心和吴江旅游集散枢纽。推出“上海人游吴江”四季旅游专线,线上基于东方有线与江苏有线的数字枢纽中心和信息发布渠道,打造长三角示范区数字文旅在线平台,将吴江文旅信息辐射至上海,精准定向投放至上海市场,线下举办吴江文旅(上海)推介会,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共同提升吴江在上海的知晓率和美誉度。(责任单位: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文旅集团、江苏有线吴江分公司,各区镇)

  (三)促进文旅消费,打造特色品牌

  7.繁荣市场,拓展消费时间空间。发展文化和旅游经济,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餐饮、购物、演艺服务,完善周边交通等配套服务,丰富夜间演出市场。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各类文体旅消费场所,开展特色经营、创新特色产品和服务,催生文体旅消费新业态。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重点打造东太湖旅游度假区、同里古镇、震泽古镇、黎里古镇等文旅消费集聚区,加快绿地苏州湾贸易港、水秀天地奥特莱斯建设,扎实推进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建设。(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区交通运输局、区融媒体中心,各区镇)

  8.展现活力,更好满足文化需求。加强统筹规划,整合全区资源,健全供给机制,积极引进和创作文艺精品,支持建设“江南小剧场”、“文化小书场”,打造能够承载、提升吴江文化凝聚力、影响力的节庆品牌,大力发展具有吴江区域产业特色的会展会奖业,鼓励举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重点提升“吴江太湖文化节”、“同里天元围棋赛”、“汾湖攀岩赛”、“环太湖自行车赛”、“东太湖帆船赛”等活动品牌影响力。(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区融媒体中心、区文旅集团,各区镇)

  9.活态传承,助力提炼特色文化IP。活态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和非遗文化品牌,把古镇打造成江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强化创意设计的引领和支持作用,加快推进丝绸纺织、服装服饰、家居用品等传统产业向创意产业转变,推动传统地方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热门IP线下衍生品的开发与制作,设计融合当下流行元素、兼具文化性与大众性的文旅产品,重点打造“江村”“丝绸”“大运河”等主题IP,衍生系列文创产品,建设吴江同程好物馆。(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区商务局、区文旅集团,各区镇)

  (四)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共享共治

  10.靶向发力,加强政策精准扶持。精准施策,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发展。支持鼓励大型制造业企业成立与主营业务相关、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创意设计企业;孵化一批中小微文化企业,培养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加快培育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推动规上文化企业数量实现翻番。(责任单位: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区发改委、区统计局,各区镇)

  11.金融加持,鼓励多元资金跟进。设立吴江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挥政府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投资引导作用,建立文化企业融资项目库,集聚优质金融资源配置,激发社会投资动力与活力,鼓励多元资金投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区内金融机构开发符合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金融创新产品,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资源支持本地重点文化产业企业和项目,并鼓励给予适当的贷款利率优惠。(责任单位:区金融监管局、东方国资、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各区镇)

  12.健全机制,坚持审慎包容监管。规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造优质文化产业生态。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准入条件和监管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文化产业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加强文化产业奖励力度,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各区镇)

  13.协作共建,延伸产业孵化功能。建设集产业数据统计、消费数据分析等于一体的监测平台,科学预判和引导市场走向,提升绩效考核实效。建立包括项目、投资、业态、客源等在内的文化资源库,实现产业孵化功能,健全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共管的协作联盟机制。〔责任单位: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区发改委、区政府办(大数据管理局)、区商务局、区统计局,各区镇〕

  四、保障措施

  14.强化组织领导。调整完善区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推动各类行业协会协作联动,形成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各司其职、资源互补,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区文产办,各区镇)

  15.推动社会参与。组建由专家、学者、行业协会、文化产业企业家、文艺界人士等组成的专家智库,完善与各类文化类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定期沟通的工作机制,借助不同专家在各领域的创意经验和专业知识,加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顶层设计,延伸拓展产业链条。(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人社局、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各区镇)

  16.完善考核体系。根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在现有考核体系基础上细化任务,明确指标,强化考核。制定文化项目投资、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规上文化企业数量(营业收入)等增长指标,完善考核加分评价标准,确保工作实效。(责任单位:区文产办、区统计局)

  17.加强人才集聚。加大文艺名家、非遗人才、领军人才、大师工作室的引进力度,对文化名家、领军人才来吴创业给予相应扶持和保障。提档升级文化产业人才政策,进一步创新人才机制,探索柔性引才新举措。将高层次文化人才纳入人才礼遇范畴,解决人才落户、教育入学、医疗保健等待遇。(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区人社局、区医疗保障局、区教育局,各区镇)

  18.加大扶持力度。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行业资金投入,每年落实文化产业资金总额不少于1.5亿元,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文化项目投资。贯彻《关于落实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的扶持政策》和《苏州市吴江区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则(试行)》,确保资金、土地、设施等政策向文化产业倾斜,确定一批重点文化项目清单,优先配建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数字文化装备制造等文化项目。数字文化领域新增头部平台型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各区镇)

下一条:关于印发苏州市吴江区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 沪ICP备2023002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