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织密疫情防控网,吴江开发区于日前全面开展“扫楼敲门”防疫行动,大量志愿者以小区、楼栋、街巷等为单位,对外地来(返)吴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今年62岁的吴珍莲就是这支志愿者“大军”中的一员。
吴珍莲是南通如东人,退休前是一名幼儿园老师。2020年,她和丈夫从南通老家来到吴江。“我女儿在苏州工业园区那边当老师,她在吴江买了房,我们退休后,想离女儿近一些,所以也搬来了。”吴珍莲说,2021年,她开始参与志愿活动,成为江陵街道的一名志愿者。
“一开始,我担任社区的信息员,主要是帮助社区向居民传达各类政策、信息,今年2月启动区域核酸检测后,我又成为了一名现场秩序维护员、信息录入员,现在,则是‘扫楼阿姨’。”吴珍莲说,当看到微信群里招募“扫楼员”的信息后,她立即报了名。
截至目前,吴珍莲参加了两次“扫楼”,一次在樾碧花园小区、一次在香漫雅园小区。“一幢楼大概有30多层高,每层8户人家,一趟下来,要敲200多户居民的门。”吴珍莲说,“扫楼”一般是晚上6点半开始,到结束时至少是深夜10点多。
“我们在‘扫楼’的时候,居民都很配合,都会主动拿身份证、行程码给我们看,有些居民看到我们头上冒汗了,还会递给我们矿泉水,有些人还跟我们道谢,说我们辛苦了。”吴珍莲说,这一切都让她感觉到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值得的,她为能成为志愿者参与到这场“战疫”中而感到自豪。
在防疫一线工作人员队伍中,有一群人似乎并不起眼,他们不走街串巷宣传防疫知识,不挨家挨户落实防疫措施,不在核酸采样现场维护秩序,不在卡口车流中测量体温,他们整天坐办公室里,对着一台电脑、两部电话,但他们是保证疫情防控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他们是信息录入员。
“刚刚,‘531’平台上又多了一条人员信息,这名人员家住红树湾,目前处于居家健康监测阶段,我的工作就是和他加微信,然后收集身份信息、核实核酸检测报告,并将这些信息录入下来。”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江陵街道湖东社区的信息录入员宋燕秋说,她的工作就是将这些前道掌握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类,为后道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提供依据。
湖东社区辖区内有6个商品房住宅小区和1个自建房居民小区,常住人口约1.4万户。这段时间,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压力不断增大,防疫措施随之不断升级,宋燕秋的工作量也在“节节攀升”。“一般情况下,每天大概新增几十名人员信息,‘高峰’时期,一天至少上百人。”宋燕秋说,在联系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情绪比较激动的外地来(返)吴人员,这时,就需要她耐心与对方沟通,安抚对方的情绪。
“说心里话,我并不觉得自己做的工作有多么伟大,无论在什么岗位,所有志愿者都很积极、认真和努力,而且跟那些医务人员相比,我的辛苦不值一提。我所想的、所做的其实和大家一样,就是竭尽所能,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采访的最后,宋燕秋这样说。
从3月29日起,吴江开发区开始启用重点场所(单位)“扫码通行”。以更加精准高效、简单便捷的方式,积极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
“您好,麻烦进店先扫一下数字门牌”。日前,同里镇巡片网格员吴中浩迈着“铁脚板”,在辖区沿街商铺宣传,面对面指导商家申领“二维码数字门牌”,并将相关公告张贴于出入口醒目位置,提醒进店顾客进行扫码登记。同时,他还严格要求场所负责人落实出入人员扫码工作,做到“逢进必扫、逢扫必验、不落一人”,对于无法扫码的老年人、儿童等群体,提醒其进行纸质登记,确保所有出入场所人员精准登记在册,从而助力辖区智慧防疫,全力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吴中浩介绍,经前期准备,同里镇已全面启用“数字门牌”扫码入场,不仅加快了顾客进场速度,减少了不必要接触,也有助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大数据的精准查询。“我作为一名网格员将同时担负好巡查员、宣传员、劝导员和服务员的多重角色,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米,服务群众零距离。”吴中浩说。
自2月14日以来,苏州京东方医院多次组织医疗队伍前往江陵街道、松陵街道、盛泽镇、震泽镇以及昆山市、太仓市进行疫情防控工作,足迹遍布苏州大市范围。期间,医院共组织159批次医疗队,派出2903人次,完成83万多人次采样任务。
每次支援,当医疗队伍在前方冲锋陷阵时,总有一个“孤勇者”在黑夜中默默守护,她就是苏州京东方医院医务部医政科科员颜彩慧。
4月5日凌晨,当接到支援昆山的任务时,作为人员与车辆的协调者,颜彩慧在凌晨两点起身,第一个来到了医院的会议室。
一个人、一台电脑、一间会议室,颜彩慧静静等待物资与其他队员的到来,又默默目送他们离开,在后方独自为队伍协调事务,保驾护航。英雄不一定站在光里,也会坚守在夜里!
“眼下最需要人手的时候,那么多同事坚守在一线,我不能退缩,我现在就想尽一切办法调配疫情防控所需物资,为一线防疫做好保障。”颜彩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