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文字新闻
曹路宝:在“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中争当排头兵
发布时间:2022-10-11    来源:新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指出“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党中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省委强调苏州等经济大市要挑重担、扛重责。前不久,省委书记吴政隆在苏州调研时,要求我们敢为善为、勇挑大梁,在“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中争当排头兵。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决战决胜的信心勇气,拿出攻坚克难的扎实举措,知重负重、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五分之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四分之一,进出口规模占全省一半。苏州经济稳,对全省的稳举足轻重,对全国的稳也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苏州经济受疫情冲击影响严重,但疫情形势稳定后迅速反弹、逐月回升、全面向好。国内外资本强烈看好、持续加码苏州,空中客车、西门子、霍尼韦尔、克诺尔等一批总部型、研发型项目密集落地。苏州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成为江苏乃至“中国号”巨轮迎风破浪、坚毅前行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大战大考中,我们忠诚拥护“两个确立”更加坚定自觉。无论是守牢疫情防控阵地,还是实现经济快速恢复、确保人民安居乐业,都是坚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号令的实际行动,都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成果。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体会到,只要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在大战大考中,我们勇担职责使命更加斗志昂扬。今年以来经济发展中的诸多亮点,进一步凸显了苏州的综合比较优势,产业配套能力国内领先。苏州工业规模超4万亿元、稳居全国前三,是我国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之一。今年疫情期间,我们协调上千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复工,保障了国内数十家整车厂正常生产,有力维护了我国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安全稳定。经济发展质效不断提升。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幅持续高于工业用电增长,体现了做好关停高能耗企业“减法”、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加法”带来的结构性改善。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成为全市上下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追求。高端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在党中央关心关怀、省委倾力支持下,苏州承担着国家赋予的重大科研任务。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一批重大科创平台加快建设,与南大、中科大、西工大等一流高校战略合作不断深化,各类金融资源持续注入,今年平均12天一家企业上市,苏州成为资本和产业结合最好、基金投资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今年以来苏州展现出的优越营商环境、综合比较优势,加上政民协同能力、社会治理水平、宜居生态环境等,共同成就了“你永远可以相信苏州”的口碑,也激励我们挑重担、扛重责,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要求,引领我们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在严峻挑战下奋发有为做好经济工作。我们清醒看到,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摆在面前。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疫情冲击等影响超出预期,国内房地产等市场正在进行深层次调整,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多。我们清醒看到,更加艰巨的发展任务摆在面前。今年以来,苏州顶住了疫情重击,也承受了发展重压。我们不仅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而且要始终保持发展热度,把经济恢复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我们清醒看到,更加紧迫的转型要求摆在面前。产业转型创新,在新发展阶段已是势在必行,变化变局之下更是当务之急。只有转得快、转得好,才能保供应链稳定、保产业链安全、筑牢城市竞争优势。

  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来看,必须加快提升服务国内市场能力。长期以来,苏州走的是外向带动之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强,服务国内市场主动意识较弱;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当前,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正加快显现,我们在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深度开拓国内市场,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

  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来看,必须加快补齐服务业这块短板。当今时代,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互为支撑,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更加明显。苏州工业规模稳居全国前三,制造业优势明显;但服务业发展偏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生活性服务业层次偏低。只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才能为制造业转型、消费升级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撑。

  从破解资源要素瓶颈制约来看,必须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苏州已进入存量发展阶段,空间、资源、环境等硬约束日益趋紧,传统的外延式扩张既无条件也不可能,必须深入思考未来发展动力靠什么、优质增量从哪里来的问题。只有紧紧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系统提升生产要素配置能力和效率,推动产业结构持续迭代升级,实现内涵式发展。

  从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必须加快推进市域统筹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各板块竞相发展,形成了“组团集聚型”大都市区的城市形态。发展到今天,各板块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有机联系日益紧密,但同质竞争、重复建设、系统性不强等问题也必须正视。要通过强化全市域统筹,以产业空间重构带动创新资源重组、实现城市品质重塑,从而达到既充分调动各板块积极性又增强整体合力的目的。

  危和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长板和短板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增创优势的过程。解决好了,既能赢得苏州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又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把党中央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我们将紧密结合苏州实际,既“操其要于上”,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又“分其详于下”,推动各板块、各部门、各方面工作相互促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勇争先、行稳致远。

  坚持集群式创新,提升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苏州这么大的工业体量,更加迫切需要强化创新驱动,实现由制造大市向创新强市的跃升。数字经济是当前发展的时代背景、是新赛道更是主赛道,制造业是苏州的最大长板,集群是创新的最佳组织形态,提升创新能力是根本目的。正是从这“四个维度”出发,今年以来,苏州市委部署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我们将突出重点、聚焦发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深耕优势领域,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产业为重点,聚焦16个细分领域,导入优质资源、强链固链补链,做到“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持续构筑重大平台,以重大科创载体建设为关键支撑,汇聚在苏州的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等力量,提高产学研、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联合联动创新水平。持续强化资本赋能,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入更多专业中介机构,发挥苏州创投集团等作用,形成覆盖全产业链、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权投资基金集群,实现产业、创新、资本良性互动。持续引育各类人才,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打造归国人才首选城市,打响“人到苏州必有为”的工作品牌。

  坚持一体化融合,优化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苏州在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和我省发展整体布局中,处在关键位置、承担重要职责。我们将加强系统谋划,全力推动市域统筹发展,积极参与省内区域协调发展,主动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依托上海国际化平台集聚全球高端资源,推动国家战略和省委部署落地落实。做好“外联”文章,强化与周边城市和区域联动发展。通苏嘉甬、苏锡常、如通苏湖等一系列铁路项目加快推进,在苏州高铁新城形成“双十字”交会。我们正以高铁新城为重要节点,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枢纽中心,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枢纽中心城市,往东西南北拓展战略空间。东向上,充分发挥苏州作为进入上海主通道的独特优势,主动服务上海、接轨上海,高水平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交通对接、产业协作、创新协同等方面加强合作。西向上,积极参与苏锡常都市圈建设,推动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发展能级。北向上,进一步密切与长江以北地区联系,认真落实南北挂钩合作、跨江融合发展等任务。南向上,深度融入G60科创走廊等,加强与嘉兴、湖州等合作,实现与兄弟城市联动发展、合作共赢。做好“内聚”文章,增强全市域整体合力与统筹协同能力。高水平规划建设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以太湖新城为重要节点打造城市发展新空间;认真谋划沿太湖、沿长江、环阳澄湖、环澄湖等区域发展,形成城市发展大格局。深入实施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县(市、区)工作制度,支持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吴江加快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相城打造现代化高科技中心城区、姑苏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推动各板块错位发展、各展所长。

  坚持内外需协同,增强高质量发展持续拉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苏州融入国际大市场优势突出,服务国内大市场潜力巨大,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基础坚实、同时需求迫切。一方面,深挖内需潜力。强化重大项目牵引,全方位优化各项服务和要素保障,加快推进省市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吴淞江整治、通苏嘉甬铁路、海太长江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苏州服务人口规模大、消费潜力大的优势,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抓手,打造一批商业地标,推进数字人民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试点,有力促进消费需求释放。另一方面,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发挥苏州开放水平高、国际合作项目多、对外交往联系密切等优势,用好自贸片区以及中新、中德、中日、海峡两岸等高能级开放平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面向全球招引集聚高端资源要素。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强进口能力培育,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推进苏州港一体化改革,促进航运物流业发展,加快实现集装箱吞吐量翻番。支持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和利润再投资,打造外资投资中国首选地。

  坚持系统化治理,守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一座城市,风平浪静时的宜居宜业十分重要,狂风骤雨时的安全韧性同样重要。我们将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动态清零”,科学精准高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守牢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精准排雷拆弹,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安全生产、金融、房地产、政府性债务、信访维稳、粮食能源安全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上一条:招商基金调研苏农银行、华大智造
下一条:苏州市委统战工作会议召开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