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沪苏湖高铁项目落定,盛泽镇作为这条高铁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日益受到外界关注。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一体化“化”什么、怎么“化”、以及如何更高质量 “接沪”——这些话题重新进入盛泽人的视野。
借沪出海 借智“最强大脑”
盛泽民企主动承接“溢出效应”
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融入上海的重中之重,在产业接轨上,平台是承接溢出效应的重要前提,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每年2次举办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为纺织企业搭建了一个参与国际竞争的大舞台,每年3月、9月盛泽人更是花大力气“驻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众多盛泽纺织企业通过这个平台打开海外贸易市场。
“以上海为支点,撬动全球市场,我们每年都跟着盛泽‘东方军团’一起来上海参展,这里不仅让我们接触到了中外纺织行业的专业客商,还让我们了解到更多全球最新纺织产业链的新产品、新趋势、新理念,对企业高质量发展非常有利。”盛泽晨龙新升董事长王云松说。
“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对于紧邻上海的盛泽来说,上海既是开拓进军世界市场的窗口,也是高端人才、创新技术引进的靠山。”苏州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华表示,近年来,他一直十分注重时尚设计的研发和品牌管理,盛泽有着雄厚的产业支撑,上海有着大量研发和设计人才。以前,人才跨省市引进,常常面临办手续需要异地跑多次等“中梗阻”问题,长三角一体化将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为盛泽纺织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新平台、新机制。
中国绸都网执行董事杜佳鸣表示,纺织面料是盛泽集群产业的典型代表,在连续多年进军上海参展的过程中,不仅给盛泽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市场,也实现了盛泽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展示了盛泽这个传统产业正朝着“创新、绿色、时尚化、国际化”的方向蜕变。
盛虹集团牵头创建的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最近摩拳擦掌干劲十足,与东华大学等高校合作召开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研讨会,正在全力冲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盛虹集团总工程师梅峰自豪地说,自全方位开启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来,作为创新的主体,盛虹走出“先手棋”,“牵手”长三角高校院所,借智“最强大脑”为创新发展添智助力。
“单相思”变“两厢情愿”
盛沪推进产业协同深度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盛泽镇站位高远,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和高质量推进,从产业项目、科创合作等多个方面精准发力,大力开展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合作与交流,为主动融入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好前站。
盛泽镇政府相关部门更是打出“科技牌”,进一步加强地方与高校、企业与高校之间在技术转化、合作开发以及研发机构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政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盛泽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企业在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走稳走好。
盛泽镇经发局副局长胡琴芳说,盛泽与上海两地发展理念契合、资源禀赋互补、交通联系便利、人员往来频繁,一体化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深厚的传统。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各自发展内生动力的驱使下,从前的“单相思”渐渐变成“两厢情愿”。盛泽以对接上海新兴产业溢出项目为发力点,积极推进产业合作正走向深入。盛泽积极推进东华(苏州)纺织产业研究院、苏州(盛泽)中纺学面料产业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行业科研平台的建设,实行东华大学干部挂职机制。
如何下好一体化“先手棋”?胡琴芳说,盛泽大力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和深度合作,持续与上海市静安区、张江高新区等重要载体开展考察交流等对接合作,双方有意建立平台合作共建机制,推进盛泽多维度承接上海张江产业资本、人才等资源和孵化项目“溢出效应”。盛泽通过与上海协同合作、精准对接,带动产业转型,形成产业共兴、资源同享、互惠发展的生动局面,进一步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创新主体活力迸发,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和创新成果产业化。
目前,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赴盛泽镇考察的上海客商越来越多。眼下,沪苏湖高铁将为盛泽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接受上海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