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制约,依靠要素驱动和依赖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这样一盘大棋,吴江早就开始“排兵布阵”,一体化劲风骤起,节奏愈发紧凑。
“始终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优存量和扩增量并举,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有为。”区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指明进击方向。拥抱国家战略,推动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效,且看吴江未来行动。
构建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谈及产业转型升级,有一个词语,在采访期间被区工信局局长朱云根频频提及——自主可控。
“怎样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这是国家未来的重大发展方向。”在朱云根看来,当前,吴江经济的量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质也在不断提升。今年,吴江再次被省表彰为促进制造业创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等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就是明证。
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和一些同类区域相比,吴江在高质量发展上还有一定差距。“没有自主可控的技术支撑,就不可能拥有产业核心竞争力。”抢滩国家政策“窗口期”,大力度扶持吴江面广量大的民营企业朝这方面努力,构建具有吴江特色的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势在必行。
按照全会要求,区工信局将进一步壮大地标型企业能级,加大“专精特新”“隐形冠军”“新地标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巩固吴江民营经济“领头羊”地位,并大力推进五个方面工作,争取在一批“卡脖子”关键基础环节实现突破,推动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首台套等高端装备的培育应用推广,推动自主可控装备快速发展;二是加大对原创技术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争取实现进口可替代;三是加强企业创新载体建设,打造自主可控研发平台;四是推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策源地;五是推进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建设,探索“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模式。
更加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如果把产业转型升级比成建造高楼,那么企业就是构筑骨架的钢筋结构。要在推动转型升级上迈出新步伐,区科技局局长季小峰认为,必须更加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从源头引导更多的企业树立科技创新自觉意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在吴江龙头骨干企业中,科技创新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受资金、技术、理念等因素掣肘,在这方面仍显不足。而他们,又恰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群体。
季小峰介绍,近几年里,区科技局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为抓手,以点带面,引导企业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在动员企业的同时,他们也想方设法转变、优化服务方式,让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落地、落细、落实。
“落地就是我们的科室在具体工作开展中间,更多地到企业的一线,实实在在和企业交流;落细就是把一项工作分解成不同的环节,在重点环节重点发力,推动每一个环节能有效提升;落实就是所做的工作最终都是体现到创新目标的完成上。”季小峰说,接下来,区科技局将继续埋头打好三场战役——高企培育的“攻坚战”、提升企业质量的“持久战”、改变认识和预期的“心理战”,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更加扎实的主体基础。
营造安商助商营商环境
“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这是区商务局局长赵伟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考卷给出的答案。
他口中的“走出去”,是指鼓励本土纺织、光电缆、电梯等传统优势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把工厂转移出去,把总部经济留下来;支持有能力、有意向的企业抱团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设立产业园或生产加工基地,培育更多的本土国际化企业。“引进来”的内涵在于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大力招引与上海等周边地区耦合度高、补链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区域内产业协同互补的良好局面。
“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后者尤其是这样。”赵伟解释道,引凤来栖,需先筑巢。要想吸引好企业、大项目、新产业集聚,必须要营造公平竞争、良好有序、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营商环境。
这项工作,区商务局责任在肩、心有所系。下一步,区商务局将坚持问题导向,把日常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把解决企业困难作为落脚点,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优化安商服务。
双轮驱动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
“吴江的产业发展,仍应紧扣‘先进制造业立区、现代服务业兴区’的双轮驱动方向,突出创新驱动、标杆引领,构建高显示度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区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徐枫与经济工作打过多年交道,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这样谈论产业转型升级。
在徐枫看来,制造业应在遵循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的大方向下,紧紧抓住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机遇,依托科技创新和互联网技术,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至于发展高端服务经济,则应加快服务业内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重点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低碳经济、创意经济、共享经济和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并聚焦服务业新兴领域,着力打造服务业创新发展载体,增强新兴服务业的引领带动效应,提档升级传统服务业,构建服务业创新发展生态圈。
徐枫认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包括加快产业化创新主体培育和竞争环境建设,鼓励外资进入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领域,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新兴制造领域等。发展高端服务经济的路径则在于大力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相互渗透、深度融合及裂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加强服务业品牌梯队培育等。
以人才培养和产品研发为原动力
产业要转型升级,企业亦然。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智能制造装备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公司在A股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苏州首家光伏装备产业的上市企业。迈为股份总经理王正根认为,迈为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主要依托于两个层面,一个是人才层面,一个是产品层面。
自成立以来,迈为始终重视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以及人才团队的建设管理。“人才层面,我们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员工从当年的几十个人快速增长到一千多人。其中,大专以上员工超过80%,本科以上占到40%多。”王正根的言语中透着自豪。
介绍到产品层面,他的表情更生动了。近年来,迈为先后建立了三个技术中心,在多项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的关键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突破,从而奠定了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50%。
“抱着酝酿一代、研发一代、生产一代的理念,我们将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和产品研发投入,提升优势产品的持续开发和创新升级能力,将迈为打造成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商。”王正根说。